17/11/2025
內窺鏡專科獸醫 Dr. Elise Robertson 病例分享|IBD 與貓小型 T 細胞腸道淋巴瘤風險
在這個案例中,超聲發現貓咪腸道淋巴結略微腫大,暗示黏膜正處於炎症狀態。Dr. Elise Robertson指出,若炎症性腸病(IBD)長期無法有效控制,可能逐步演變成最常見的貓科淋巴瘤──小型 T 細胞腸道淋巴瘤。由於此類病變起源於黏膜層,早期通常不易被超聲察覺。
為了在病變尚侷限於黏膜階段時即早診斷,Dr. Elise 建議進行上、下腸胃內窺鏡檢查,以取得黏膜活檢樣本,從而區分炎症性疾病與腫瘤性疾病。
內窺鏡能直接觀察腸胃道的內部情況,並在上段(約 1.30–1.40 米)及下段(60–80 厘米)小腸進行精準且微創的活檢。這樣可採集到外科手術較難覆蓋的區域樣本,特別是胃部及結腸——這兩個部位有時會出現 B 細胞淋巴瘤或癌瘤,但在一般檢查中容易被忽略。
雖然對於超出 1.40 米範圍、局部或增厚病變的情況,全層外科活檢仍具價值,但許多廣泛的黏膜性疾病其實可以單靠內窺鏡取樣準確診斷。認識到小型 T 細胞腸道淋巴瘤主要侷限於黏膜層,有助於精選病例,並提供一種較傳統手術更微創的替代方案。
內窺鏡最適合用於那些臨床病史、影像或化驗結果顯示黏膜性病變的貓隻,而不應作為一般篩查用途。當臨床上有需要,並結合組織病理學、免疫組織化學及分子測試(PARR/克隆性分析)一起解讀時,內窺鏡活檢能提供早期或瀰漫性疾病的清晰代表性圖像,協助臨床醫生以更少壓力、更快康復的方式獲得診斷答案。
#香港獸醫 #跑馬地獸醫 #貓科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