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2025
拆解貓貓抓癢原因
貓貓偶爾抓撓是正常行為,但當抓撓變得頻繁或異常時,可能隱藏著健康問題。貓貓皮膚抓癢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過敏、寄生蟲、感染或其他潛在疾病。了解這些原因有助於家長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措施,確保貓貓的健康。
過敏是導致貓貓抓癢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物過敏可能引發頭部、頸部或全身抓癢,伴隨皮膚發紅、脫毛或小丘疹。常見的過敏原包括雞肉、牛肉、魚類,需通過食物試驗逐一排除。環境過敏則與花粉、塵蟎或黴菌有關,通常呈季節性,貓貓可能因舔毛過度導致毛髮斷裂或皮膚損傷。另外,接觸性過敏,例如對清潔劑或塑膠用品的反應,則可能導致局部皮膚刺激。獸醫可能會建議使用抗過敏藥物或類固醇來緩解症狀,並調整飲食、改變環境以減少過敏原暴露。
寄生蟲感染是另一大常見原因,尤其是跳蚤。跳蚤咬傷會引發強烈抓癢,特別是在貓貓的背部、尾巴根部或腹部。跳蚤唾液可能引發過敏性皮炎,使症狀加劇。家長可檢查貓貓毛髮中有否出現黑色顆粒 (跳蚤糞便) 來確認是否存在跳蚤。其他寄生蟲如蟎蟲或其他類的蝨子也可能導致類似症狀。治療需使用獸醫推薦的除蚤產品,並徹底清潔貓貓居住的環境,包括床墊、地毯和家具,以防止再次感染。
細菌或酵母菌感染也常因抓癢引起的皮膚破損而發生,特別是在過敏或寄生蟲問題未及時處理時。這些感染可能導致皮膚紅腫、出血或散發異味,需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治療。此外,內分泌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糖尿病) 可能導致皮膚乾燥和抓癢,通常伴隨其他症狀如體重減輕或飲水增加,獸醫會透過血液檢查確診後決定治療方案。
家長應密切觀察貓貓的抓癢行為,記錄症狀的頻率、部位及伴隨症狀,並及早諮詢獸醫。透過專業診斷和針對性治療,可有效緩解貓貓的不適,協助貓貓恢復健康與活力。
多謝大家的讚好和分享,請繼續留意我們的專頁,我們會為各位家分享更多毛孩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