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2022
生酮和低碳,你会选哪一种?
近年来关于生酮饮食的研究越来越多,在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报道。
生酮饮食在减重方面的效果已是毋庸置疑,很多朋友已经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生酮饮食减重,但仍然会对其安全性、长期效果等有那么一丝丝的担心。
其实,大量的研究都已经证实了生酮饮食短期使用(<6个月)是安全的,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相对较少。
说到生酮饮食,大家可能立马就会想到低碳水饮食,其实生酮饮食与低碳水饮食可不是一回事。
并不是所有的低碳水饮食就能达到生酮状态,Accurso等指出,生酮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低于50g/天(供能比<10%),而低碳水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以高达130g/天。
生酮饮食其实是一种高脂肪、极低碳水、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素比例适宜的一种饮食模式。七十年代末《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曾倡导低脂饮食有助于心脏健康,从而掀起了低脂饮食的热潮。
但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并没有成功抵抗肥胖的流行,肥胖率还是呈上升态势。
如今美国成人肥胖率达40%,儿童肥胖率达19%。更糟糕的是,根据哈佛大学建模分析显示,美国将超过一半的儿童预期到35岁会发生肥胖。
如今众多研究亦是显示,低脂饮食并非是减脂的最佳饮食模式。
那么脂肪比例高的生酮饮食与低脂肪饮食减脂的长期效果到底孰优孰劣呢?
Bueno NB等在2013发表的一篇Meta分析中详细比较了生酮饮食与低脂肪饮食在长期减脂方面的效果。
结果显示,长期(≥12个月)坚持生酮饮食的患者与长期坚持低脂肪饮食的患者相比可以降低更多的体重(WMD -0.91(95%CI -1.65, -0.17)kg, P=0.02; I2=0%, P=0.47)、舒张压(WMD -1.43(95%CI -2.49, -0.37)mmHg, P=0.008; I2=3%, P=0.41)、甘油三酯(WMD -0.18(95%CI -0.27, -0.08)mmol/L, P<0.001; I2=12%, P=0.33)。
同时可以增加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 0.12(95%CI 0.04, 0.2)mmol/L, P=0.002; I2=0%, P=0.7)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 0.09(95%CI 0.06, 0.12)mmol/L, P<0.001; I2=9%, P=0.36)。
所以,生酮饮食在减重及某些生化指标上优于低脂肪饮食。
但是呢,对于许多肥胖患者来说,生酮饮食模式与我们日常饮食习惯相差较多,很可能较难长期(≥12个月)坚持。
总体而言,生酮饮食在减重尤其减脂肪方面确实效果显著。
考虑到其长期的安全性及较难长期坚持,间断性的生酮饮食干预也许对于某些减重人士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段时间(如2-3个月)的生酮饮食干预后no过渡至正常饮食,隔一段时间重新开始生酮干预)。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