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好土氣

  • Home
  • 草山好土氣

草山好土氣 這個小園地名為「草山好土氣」,草山是老地名,也是農場的現況,由於不施灑農藥與除草劑,滿山是草,做多少算多少,常常草盛菜苗稀。

好土氣指的不是這裡天生土壤肥沃,相反的,開始種菜之後,我才知道「養地」的重要。每一次的種植,其實都是在復育土壤,如何不流失地力,讓生態與肥力永續地生養萬物,是務農很重要的功課呢。

葛鬱金烘蛋 - 靠山吃山餐桌日記上週住院開刀,山上農家朋友野孩子的蜜蜜基地送來慰問品,不是人參靈芝,是靠山吃山的山補品:葛鬱金和山芋。第一次認識葛鬱金,是在北投社大青菜社北投 二崎生態休閒農場振嘉拿來的,當時大家七嘴八舌:「這不就是以前古早...
13/12/2024

葛鬱金烘蛋 - 靠山吃山餐桌日記

上週住院開刀,山上農家朋友野孩子的蜜蜜基地送來慰問品,不是人參靈芝,是靠山吃山的山補品:葛鬱金和山芋。

第一次認識葛鬱金,是在北投社大青菜社北投 二崎生態休閒農場振嘉拿來的,當時大家七嘴八舌:「這不就是以前古早味太白粉的原料…」 但是製作過程繁複,現在種的人已非常少。

當時的料理方式是電鍋蒸熟,吃起來像介於山藥/牛蒡/樹薯…之類的根莖食物。後來聽說有人拿來蒜炒,甚至煮進雞湯裡,想必是類似山藥雞湯吧。

這次七七主廚端出來的是葛鬱金烘蛋。剛好月初才參加完芋頭論壇,一口氣嚐遍六種部落芋頭,再吃起葛鬱金,彷彿舌頭突然開了竅。

說實在的,這種不是量產、不是網紅、也不是名店招牌的山特產,不會在第一口就給出驚天動地的震撼。但就像山裡的好朋友一樣,要慢慢相處,細細品味,才能發現那份純樸的清甜,和帶點個性的纖維質地。

雖然跟常見的馬鈴薯烘蛋比起來,味道是走得有點偏山路線,帶著樸素卻耐人尋味的口感。仔細想想,馬鈴薯多半依賴進口或長途運輸,而這樣的風味,或許正是面對氣候變遷的一種小小韌性—不求多驚豔,只求靠近土地,簡單,就剛剛好。

【種回家族記憶的草山柑味道!】很開心受到北投普羅旺斯 bakery & café心絨的邀約,一起參加草山柑的復育行動,我們今天去把草山柑寶寶接回家了!老祖公在山仔后定居後,家族轉為農耕世代。阿公開始種植「草山柑」,當時種植面積達一甲。隨著土...
08/12/2024

【種回家族記憶的草山柑味道!】

很開心受到北投普羅旺斯 bakery & café心絨的邀約,一起參加草山柑的復育行動,我們今天去把草山柑寶寶接回家了!

老祖公在山仔后定居後,家族轉為農耕世代。阿公開始種植「草山柑」,當時種植面積達一甲。隨著土地被徵收、阿公逐漸年老,後續轉作觀賞作物,家裏的柑橘種植正式結束。

十幾年前,我回到老屋農地,也跟北投的農友學習農業。當時接回來兩棵桶柑,是改良後的大春種,並非原始的草山柑。

姑姑們曾經回來吃過,雖然很欣喜又吃到家裡的柑橘,不過他們很確認大春種「味道不太一樣,不是以前的草山柑」 。

草山柑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明顯的酸甜比例,在陽明山獨特氣候與土壤條件下,草山柑展現出最迷人的風味。

在北投雲集食農教育勞動合作社和北投區農會的協助下,草山好土氣很榮幸能參與草山柑的復育行動。這批草山柑寶寶從嘉義育苗場平安回到草山,重新扎根在陽明山的土地上。我也好期待可以再種回家族記憶中的草山柑味道。

在未來3-5年的培育期間,我們將以最友善的方式與草山柑寶寶相處:
-採用友善耕作方式
-定期土壤檢測與營養管理
-紀錄每一個生長的重要時刻

期待五年後,可以嚐到在地風土草山柑酸甜的美好滋味。

(圖為專業的植物醫生與還好嫩的草山柑寶寶)

魚路古道,是一條連結台北與金山、串連山與海的百年古徑。雖然大家最常造訪的是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路段,但你是否曾好奇,國家公園外的古道究竟如何延伸?今年,我們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尋找並記錄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以外的古道路段。正如 環境資訊中心 報導...
07/12/2024

魚路古道,是一條連結台北與金山、串連山與海的百年古徑。雖然大家最常造訪的是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路段,但你是否曾好奇,國家公園外的古道究竟如何延伸?

今年,我們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尋找並記錄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以外的古道路段。

正如 環境資訊中心 報導,魚路古道是一條充滿在地生活氣息、串連各聚落的重要路徑。然而,越是貼近人們生活的區域,步道水泥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在踏查過程中,最令人震撼的畫面是:原本一段沿著溪流的古道,在踏查時,是鋪滿落葉的泥土路,走在上面不僅舒適自在,還能聞到混著泥土香氣的森林氣息。路旁有株高大的無患子樹,熟透的果實灑落古道上,還能一邊健行一邊撿拾。

然而,短短兩個月後,當我們帶著大家重訪時,這段溪畔古道竟已鋪上了硬邦邦的水泥!!雖然嶄新的水泥路面看起來平整,卻讓我們心痛不已。努力找回古道的同時,卻來不及阻止眼前的水泥化工程😭

感謝 千里步道協會老師們今年一路陪伴。協會致力推廣手作步道,強調以人力及非動力工具,運用在地材料,遵循生態工法,減少對自然環境和歷史空間的干擾,提升步道的永續性與完整性。

協會推出的「守護步道網」讓每個人都能在健行的同時守護步道。邀請大家一同加入守護步道的行列!希望能大大的減少這種心痛的時刻!➡️➡️https://itrail.tw/

魚路古道是早期北台灣的重要古道,也是一條連結山與海的重要通道。百年前,擔魚人會趁著月色,從東北角漁村金山出發,翻山越嶺,將最新鮮的漁獲挑到熱鬧的士林、大稻埕販售。但全長30~35公里的古道,一般人熟知的大多....

🏠 巫雲山莊:石頭厝裡的草山故事這座見證草山產業變遷的三合院,從擔魚起厝、柑農耕作成家、到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創作與革命基地,未來我們期待透過各種聚會與活動,串連起草山的人文網絡,探索在地歷史,實驗永續生活的各種面貌。感謝 環境資訊中心  為我...
03/12/2024

🏠 巫雲山莊:石頭厝裡的草山故事

這座見證草山產業變遷的三合院,從擔魚起厝、柑農耕作成家、到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創作與革命基地,未來我們期待透過各種聚會與活動,串連起草山的人文網絡,探索在地歷史,實驗永續生活的各種面貌。

感謝 環境資訊中心 為我們記錄巫雲山莊的故事
明年開始,會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在這裡發生哦~

從魚路古道南段往文化大學前進,一定會被一間典雅美麗的石頭厝三合院所吸引,這間房子有一個很浪漫的名字——巫雲山莊。 房子創建人是「草山好土氣」創辦人林樂昕的祖公,曾是清朝時期魚路古道上扛著60公斤重擔的挑夫...

🌱《叛逆未亡人》紀錄片特映會:土地 x 聲音 x 記憶療癒場  🍃 連結土地,聆聽療癒的聲音 ➡️ 報名連結往留言去✧・゚: ✧・゚  這是一趟為了接住自己的叛逆旅程 ✧・゚: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未能說出口的絮絮叨叨。可能是對遠方的...
26/11/2024

🌱《叛逆未亡人》紀錄片特映會:土地 x 聲音 x 記憶療癒場
🍃 連結土地,聆聽療癒的聲音 ➡️ 報名連結往留言去

✧・゚: ✧・゚ 這是一趟為了接住自己的叛逆旅程 ✧・゚: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未能說出口的絮絮叨叨。

可能是對遠方的人,可能是對逝去的摯愛,可能是對這片土地,

也有可能是對過去的自己,或是未來的自己。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一位女性,

在失去摯愛後,開始錄下每一天的語音日記。

將思念、痛苦、希望,全都化作聲音的重量,

在土地的撫慰中,慢慢找回生命的力量。

❋ ⋯⋯⋯⋯ ❋

這一天,我們邀請你來到巫雲山莊,
在這座被山林環抱的老房子裡,不只是觀看她的故事,
更要創造屬於你的聲音記憶。

在老屋的簷廊下,在田園的邊緣,
在竹林的深處,在茂密的老樹下,
找到一個的角落,錄下此刻聲音。

或許是對影片的回應,也許是對土地的傾訴,或是給遠方某個人的話。

🌱最後,我們將在在屬於你自己的盆栽內,
種下種子,讓療癒的力量,持續在生活中發芽。

🎬《叛逆未亡人》紀錄片特映會:土地 x 聲音 x 記憶療癒場
📅 時間:2025年1月18日(六) 14:00-16:30
📍 地點:巫雲山莊 (台北市士林區菁山路72巷20弄6號)本活動場地為三合院老厝,沒有停車場。
👥 名額:限15人 (限滿14歲以上參與)
💰 費用:350元(含飲品、療癒種子盆栽一盆),匯款完成後才算完成報名。

注意事項:
※活動將進行拍攝紀錄放在社群平台供作宣傳使用,如不願入鏡,請務必在報名表單中註明※
※活動將有戶外走動,請穿著好走的鞋子※

📝影片介紹|
《叛逆未亡人》是哀悼失親的私影像紀錄,女人的母語絮語編織在一場魔幻的生命旅程…

👩‍🎤導演|吳星螢
影像創作十餘載,曾以作品《粉墨登場》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40歲時,先生和母親先後離世,對生命產生了很大的撞擊。蟄伏多年後重返長片創作,以紀錄片拍攝,將失去摯愛的傷痛化為勇氣,展開中年的奇幻旅程。

🐮 魚路古道上的牛牛 🐄看到這則新聞,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魚路古道上的牛牛故事。大嶺牧場的第一牧場——也就是現在的擎天崗,正好位在魚路古道的中點。1934年以前,這裡是台北盆地重要的私人放牧區。當時許多小小的牛童,帶著牛群四處覓食。從天亮到日落...
25/10/2024

🐮 魚路古道上的牛牛 🐄

看到這則新聞,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魚路古道上的牛牛故事。

大嶺牧場的第一牧場——也就是現在的擎天崗,正好位在魚路古道的中點。1934年以前,這裡是台北盆地重要的私人放牧區。當時許多小小的牛童,帶著牛群四處覓食。從天亮到日落,他們要不斷地割草餵牛 ,把牛趕到水池 ,然後再把牛安全送回牛稠。這樣的生活讓許多孩子無法上學。

直到1934年,大嶺牧場正式成立。牧場分成三區:擎天崗(第一牧場)、鹿崛坪(第二牧場)和風櫃嘴(第三牧場)。私人的「看小稠仔」轉型成領薪水的「看大稠仔」,一個人要照顧多達300頭牛 🐄,每頭牛都有自己的「身分證」——「牛籍」,記載著牛的特徵和交易歷史(現在這些史料都在士林區公所了 )。

牧場最興盛時,這裡有超過400頭牛,大多是母牛。這是因為北部土質較鬆軟,不需要特別強壯的公牛。而到了1980年代,整個牧場只剩不到100頭牛。

除了牧場牧牛外,在魚路古道上,最常見的是金山的牛販。他們的交易網絡遍布整個台北盆地:從士林、五股、蘆洲到板橋、樹林、新莊。趕牛是門學問。通常兩個人合作趕三頭牛,排成「牛一人一牛一人一牛」的隊伍。最前面一定要選隻特別乖的牛,用鼻環牽著,免得亂竄。要把牛帶去台北盆地交易,通常半夜一兩點從金山出發,一路上坡,天亮前抵達大嶺(擎天崗)。他們會在大嶺(現在的擎天崗)土地公廟前停下,燒些金紙,祈求牛隻平安,不要走到腳受傷,也保佑能賣個好價錢。天亮後,就是下坡路了,牛牛才比較有力氣在豔陽下繼續走下去。

老牛販都知道,要挑腳底內凹的牛,這種牛最耐走(扁平足的牛牛走不遠!)。那時的路況很差,有時一步踩下去就陷在泥濘裡。三歲以下的牛根本受不了這種長途跋涉,就算是四、五歲的牛,走到最後腳底也可能會流血。最驚險的是過淡水河。那時還沒有關渡大橋,人要坐船,牛就在船旁游泳。據說有時牛游得比船還快!

如今,牛販的身影已消失於魚路古道,但牛牛和故事還是留了下來。有機會的話來走一趟魚路古道,想像當年牛群和牛販們走過的足跡,和那些曾發生過的故事 👣。

(希望這些牛牛沒有給農作物帶來帶多的損害!)
(歡迎分享你知道的擎天崗牛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保存這些珍貴的記憶!)

📚 參考資料:
陽明山國家公園原住民史蹟調查與耆老口述歷史紀錄-東北分區訪談記錄
陽明山地區產業遺址調查與保存規劃研究

14/10/2024

金山士林間的魚路古道,長達三十公里。但大家熟悉的,通常是國家公園範圍內的擎天崗到八煙。草山好土氣與岩山里辦公處、瓦拉米環境探索工作室,一同走回魚路,從士林到金山,這條連接山與海的百年古道。

走在魚路古道上,我們不僅在山海間穿梭,更是在時光中漫步。我們彷彿能看到那些趁著月色,肩挑著海魚、蛤蜊從金山趕赴士林早市的擔魚人身影,以及那些清晨時分,從大屯山下、紗帽山、竹子湖等地趕來的山產小販...

【再次坍方的魚路古道...】山陀兒來襲,我們緊盯著颱風動向、豪大雨特報、土石流特報。心中充滿忐忑。原訂9/21~22要進行的士林到金山,走回百年古道的兩天一夜之旅,因為氣候因素,我們只完成了第一天的行程。我們在磅礡大雨中從絹絲瀑布狼狽撤退。...
07/10/2024

【再次坍方的魚路古道...】

山陀兒來襲,我們緊盯著颱風動向、豪大雨特報、土石流特報。心中充滿忐忑。

原訂9/21~22要進行的士林到金山,走回百年古道的兩天一夜之旅,因為氣候因素,我們只完成了第一天的行程。
我們在磅礡大雨中從絹絲瀑布狼狽撤退。帶著濕漉漉的鞋子,沉重的背包,還有遺憾與無奈的心情回到巫雲。
不過另一方面也有點慶幸,因為這個意外的撤退,我們有更多時間能夠共進晚餐、一起看紀錄片、一起聊天與交流。
9月22日,窗外的雨聲依舊滴滴答答,近中午轉為傾盆大雨,我們只能遺憾地放棄擎天崗到金山的行程,並約定好10月12日擎天崗再見面,完成未完的旅程。

然而,大自然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殘酷。
山陀兒帶來大量的雨水,滾滾洪流摧毀了上磺溪到天籟段的古道,阻斷了陽金公路,
大量泥水衝進磺溪,往金山直衝而去。

這幾天仔細比對,本次坍方的地方,疑似就是2007年同樣大規模坍方之處。
後來經過水保及修復,古道一直到近幾年才能夠通行。
今年七月,團隊前往踏查時,
經過這路段,陽管處還設有繩梯輔助高低落差過大之處。

17年的時光,對於這片脆弱的土地而言,不過是一瞬。
再次目睹這片滿目瘡痍的景象,不禁感到人類的渺小。
也回想到第一天的旅程,行經南段的部分路徑,
竟發現兩個月前踏查時好走且被厚實落葉覆蓋的泥土小徑,
被鋪上了長達1公里多的灰白水泥,成為山林裡突兀的存在。

我們衷心期盼,這條連接山與海的百年古道能夠重獲生機。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找到方法與自然和諧共處?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終究只是匆匆過客,而它卻要承受我們留下的每一個改變與痕跡。

圖片來源:
2007、2013 :魚路古道北段‧誤闖坍方路
2024年2月 :google map
2024年10月 :公路局

備戰颱風!颱風尚未登陸,我們的防颱工事卻已持續好幾天!老屋田園不敢忽視颱風,從週末開始就不間斷的進行防颱準備。週末好友們一起卸下陪伴了春夏秋冬一整年的棚架,讓服勤整年脆弱的竹子回歸土地分解永續循環。所有花盆盆栽擺到牆邊團結相依。屋前屋後排水...
02/10/2024

備戰颱風!

颱風尚未登陸,我們的防颱工事卻已持續好幾天!老屋田園不敢忽視颱風,從週末開始就不間斷的進行防颱準備。

週末好友們一起卸下陪伴了春夏秋冬一整年的棚架,讓服勤整年脆弱的竹子回歸土地分解永續循環。所有花盆盆栽擺到牆邊團結相依。屋前屋後排水溝撿拾落葉污泥,確保水流暢通。老屋護龍接縫高地差遇大雨仍會滲水,抹布舊衣備好就戰鬥位置。

最後巡視菜園,各式辣椒仍蓬勃生長著。眼角餘光見到香草園最深處的墨西哥辣椒。這株辣椒種了近一年了,從未施肥除草長勢仍然良好,我時常忘了他。颱風前夕,有兩隻辣椒轉紅了再次提醒了我他的存在。走近一看,辣椒樹上結實纍纍。每根果實肥後翠綠,光是想到醋漬後清香甜辣厚實的口感就流口水。趕緊採收後來醃漬。

防颱工事告一段落,山上風已開始呼呼的吹雨也落了下來。也提醒大家務必做好防颱準備,希望一切平安無事!

夏天掰掰的驚喜🎃🎃🎃上午把明年度計劃趕工,上傳按下送出鍵之後,心理如釋重負,身體卻是萬般沉重,肩頸緊繃。決定來去田裡舒壓鬆一下(?)整個夏天都在走(魚)路的我們,感謝今年老天爺幫我們照顧田,下了很多雨,讓我們不用天天澆水。不過長很高很快的不...
26/09/2024

夏天掰掰的驚喜🎃🎃🎃

上午把明年度計劃趕工,上傳按下送出鍵之後,心理如釋重負,身體卻是萬般沉重,肩頸緊繃。決定來去田裡舒壓鬆一下(?)

整個夏天都在走(魚)路的我們,感謝今年老天爺幫我們照顧田,下了很多雨,讓我們不用天天澆水。不過長很高很快的不只是作物,更是蓬勃的雜草們,都快比膝蓋還要高了。

前一陣在菜園隱約有看到兩三顆南瓜尚待採收。我們一直很怕被猴子發現😆
經過一番大破大立地拔除工事,鬆開糾結的藤蔓,尋找隱身在雜草與藤蔓堆中的南瓜~

沒想到今天將這些雜草藤蔓撥雲見日之後,竟然還收成了七顆大南瓜!🎉

而絲瓜在吸飽雨水之後,一路向上攀爬到櫻花樹上尋找陽光,結成巨大的絲瓜,採摘不到只好等著它乾掉變成天然巨大絲瓜布。

破壞簡單重建難,今天做的事就是最簡單最舒壓的工作:
- 將這些雜草拔除 🌿
- 整理好土壤 🌱
- 等待秋冬作物的進駐 🥦

充實的夏天掰掰,田裡的秋天,要來囉。🍁

【細雨濛濛....不,是大雨中的魚路之旅!】「終於明白魚路古道是如何從士林開始的了!」「原來魚路古道也是串連山區聚落的紐帶。」「一直以來都很困惑,從金山挑魚到大稻埕,從擎天崗到八煙『以外』的魚路古道到底在哪裡?」 「今天親身走過這條路,聽了...
22/09/2024

【細雨濛濛....不,是大雨中的魚路之旅!】

「終於明白魚路古道是如何從士林開始的了!」
「原來魚路古道也是串連山區聚落的紐帶。」
「一直以來都很困惑,從金山挑魚到大稻埕,從擎天崗到八煙『以外』的魚路古道到底在哪裡?」
「今天親身走過這條路,聽了很多人文故事,彷彿更貼近了先人的生活。」

這個週末,與 岩山共好 里辦公處和 瓦拉米環境探索工作室 WEE共同籌備已久的「走回魚路」活動如期舉行。
我們在岩山里的「魚路古道捐題石碑」前集結。
一早,天空雖然陰霾密布,大家仍專注聆聽岩山里講述石碑的故事。

金山通往市區平原的最後一哩路,士林返回金山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坐落於岩山里的石角嶺古道。當年因士林與北山居民頻繁往來行走,因此利用以「石角名產」的堅硬岩石,出錢出力修復石階,並刻下「寄附者芳名」,讓後代的我們得以有線索追尋當年的故事。

穿越石角嶺古道後,我們來到永福,經過防空洞,攀上小坡踏上稜線,朝著莊子頂聚落前進。
抵達永福時,里長太太熱情端來清涼解暑的綠豆薏仁湯和仙草凍,為我們消除爬坡的疲憊。
永福,這個曾是擔漁人們途經的聚落,成為我們卸下背包緩和呼吸的地方。
想像著昔日擔漁人們肩挑魚貨至此,冬日歸程時又扛起此地盛產的柑橘,
夏季則挑起香甜的龍眼、芭樂,應該是踏著疲憊又期待的心情踏上歸途吧。

經過里長太太暖心的補給,我們沿著百年古道,向下一個聚落新安前進。

新安的舊地名是公館地,或稱歪庄,現在包括新安、燒焿寮等聚落。
遠眺新安的百年三合院,我們想起屋主耆老陳先生曾花三個多小時從新安走到金山的故事,
激勵著大家繼續前行!

穿過新安,我們鑽進林間土路,跨過小橋,抵達下竹林。
沿著大正八年「草山」地籍圖上的路線,我們向位於山仔后的巫雲前進。
隨著我們愈接近巫雲,雨勢也越來越大。
儘管狼狽,大家持續前行,穿過菇婆芋與竹林的小徑,
紅色屋瓦、灰色牆面的巫雲就在眼前了!

中午,我們在室內空間稍作休息,分享因大雨未能細看的沿途風景與老照片。
午餐後,我們穿上雨衣,撐起雨傘,再次踏上旅程。

從山仔后往金山方向,下一站是魚路古道上曾經熱門的休息點「山豬湖」。

過去,擔漁人們經過絹絲瀑布(水場)後,會直接到山豬湖休息。
這裡曾有邱阿化的菁山商店,提供住宿(住一晚約一分半到三分錢);還有腳仔同的草屋店面,以及臭龍仔的店。
擔魚人們會在此喝水歇息,享用糕仔、米香等點心,然後分別往不同方向繼續前行。

經過路口商店後不久,我們抵達了絹絲瀑布。此時,雨勢已經大到雨衣和雨鞋都無法抵擋,遠處雷聲陣陣。
因進入絹絲瀑布步道後,沒有能夠快速撤退的地方。經過團隊成員共同討論,不得不遺憾地在絹絲瀑布結束第一天的行程。

儘管如此,從岩山里的石角出發,經過永福、新安、陽明、菁山里,我們走了一趟擔漁人/挑硫人/茶商/農民…的舊路,彷彿在不同的時空中與先人相遇。

這場雨中的魚路,我們不只是重走了一條古道,更是感受到時間在空間留下的痕跡。路途中每一塊石頭、每一座老屋,都訴說著歷史的故事;每一個村落、每一段小徑,都見證著社會、產業或生活的變遷。

從往日漁/茶/牛/硫磺人的生計之路,到今日我們的文化再尋與探索,魚路承載著豐富的時空維度。一條古道,不僅連接著地理上的兩點,更是連結著過去與現在,讓我們得以在此刻當下,與歷史對話,這就是走回魚路的意義吧。

鵪鶉蛋與甜椒醬今天草山(隔壁山頭)的好厝邊新朋友來訪,渡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下午!好厝邊帶來了自家養的鵪鶉新鮮下的蛋,交代說非常新鮮,蛋洗淨後冷水入鍋煮滾後關火悶五分鐘即可。第一次煮新鮮鵪鶉蛋,有點緊張,怕浪費了好蛋。仔細依照指示,輕柔的洗蛋...
12/09/2024

鵪鶉蛋與甜椒醬

今天草山(隔壁山頭)的好厝邊新朋友來訪,渡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下午!好厝邊帶來了自家養的鵪鶉新鮮下的蛋,交代說非常新鮮,蛋洗淨後冷水入鍋煮滾後關火悶五分鐘即可。

第一次煮新鮮鵪鶉蛋,有點緊張,怕浪費了好蛋。仔細依照指示,輕柔的洗蛋、放蛋,深怕一不小心粗魯的動作會弄破了這脆弱的外殼。

除了單純感受鵪鶉蛋的滋味外,我另外烤了一個甜椒,在高溫下慢慢褪去青澀烤到皮微焦,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加入一小塊奶油,些許紅椒粉、鹽巴,打成稠稠的紅椒醬。紅椒醬的滋味成為鵪鶉蛋和諧背景。不管是顏色或味道都好搭!

新朋友和新鮮鵪鶉蛋,讓今天很美好!

山上的天氣逐漸變涼爽。早上傍晚的風吹起來涼涼的,燠熱的心浮氣躁都被吹走了。順應節氣的生活不得閒。要在秋冬嚐到美味的蔬菜,現在就得開始整地育苗。於是一天的時間是這樣的:一早趁著陽光溫和,先掃描菜園,一邊收成蔬菜一邊盤算要如何料理。太陽毒辣起來...
08/09/2024

山上的天氣逐漸變涼爽。早上傍晚的風吹起來涼涼的,燠熱的心浮氣躁都被吹走了。

順應節氣的生活不得閒。要在秋冬嚐到美味的蔬菜,現在就得開始整地育苗。於是一天的時間是這樣的:一早趁著陽光溫和,先掃描菜園,一邊收成蔬菜一邊盤算要如何料理。太陽毒辣起來的時間,躲進工作室開始工作。傍晚日頭近地平線時,趕緊進菜園整地、澆水,在陽明山暮蟬的大合唱中,趕在橘色粉紫色的斜陽沒入地平線前完成所有農事。

夏秋之際也非青黃不接,每天還是可以收成一些些糯米椒、一些些秋葵、一些些絲瓜、一些些圓茄,還有一直吃不完的巨大南瓜(尚有好幾顆先寄放田裡,等吃完再去採)。

在辛勤秋冬的農事後(其實也還好,邁入半農半X的第十年,已經知道要怎麼用最輕鬆舒服的方法處理農事了),還能夠採收春夏作物變成餐桌上喜歡的樣子,是自己願意彎腰做事的循環。

準備好進入秋天了嗎?

【走回魚路】連接山與海的百年古道踏上時光機,重返百年魚路古道之旅!想像一下,你正踏上一條被挑夫、茶商和往來先民一步一腳印走了數百年的古道。1905日日新報描述來到士林早市的魚販:「蜊仔、蛤仔、海魚皆是熟魚,一從金包里肩挑而來」。描述來自山區...
12/08/2024

【走回魚路】連接山與海的百年古道

踏上時光機,重返百年魚路古道之旅!

想像一下,你正踏上一條被挑夫、茶商和往來先民一步一腳印走了數百年的古道。

1905日日新報描述來到士林早市的魚販:「蜊仔、蛤仔、海魚皆是熟魚,一從金包里肩挑而來」。描述來自山區的物產小販:「或離街遠如大屯山下、紗帽山、竹仔湖等處,每逢月夜,於天未曉時,荷月而來」。這條連接士林與金山的路徑,是先民們往來山與海的重要通道,也是士林到金山最短的路徑,也難怪當時如此使用頻繁,人聲鼎沸了。

經過我們史料的判讀與研究、工作坊的培力和數次團隊實地踏查,魚路古道全段似乎更清晰了!歡迎加入我們,一起進行這趟兩天一夜山與海的古道之旅!

這趟旅程將帶給你:

🐟 踏上古道,走在百年前挑茶人、擔魚人曾經往來的路上。
🪨 聽岩山里的夥伴,講述「魚路古道捐題石碑」的精彩故事。
👵 聽草山好土氣的夥伴,講述「找路」的經過和耆老的生命經驗。
🌿 聽瓦拉米環境探索工作室的夥伴,指出古道上的民俗植物、產業植物,還有隱身大自然中的各種動植物。
🏠 住宿在位於山仔后的歷史建築—巫雲山莊一晚,體驗傳統的三合院建築,在蟲鳴鳥叫中起床。

📅 時間:9/21(六)~9/22(日)
💵 費用:800元
費用包含:
餐點:9/21午餐、晚餐;9/22早餐、午餐
住宿:地舖(含睡墊、睡袋、可淋浴,有冷氣)
保險:兩天一夜意外險費用

((報名往留言去))

夏日午餐提案:清涼消暑干貝番茄冷麵炎炎夏日,陽光炙熱,早上曬在前埕的長豆,到中午已七成乾了!這樣的酷暑天氣,連站在廚房都讓人汗流浹背,完全不想久留。打開冰箱,涼氣撲面而來,冰箱中還有紅潤的蕃茄、一早採收還帶著點刺毛的翠綠秋葵,以及生食等級干...
06/08/2024

夏日午餐提案:清涼消暑干貝番茄冷麵

炎炎夏日,陽光炙熱,早上曬在前埕的長豆,到中午已七成乾了!這樣的酷暑天氣,連站在廚房都讓人汗流浹背,完全不想久留。

打開冰箱,涼氣撲面而來,冰箱中還有紅潤的蕃茄、一早採收還帶著點刺毛的翠綠秋葵,以及生食等級干貝。決定來個拼盤消暑番茄冷麵!

一大早就煮好的昆布高湯,加入些許醬油、味醂和清新的柚子胡椒調味後,送入冰箱降溫冰鎮。午餐時間,只需進入廚房打開不到五分鐘的爐火:生食級干貝兩面各煎30秒。另一爐將細麵煮熟後用冰水沖涼,瞬間降溫。將冰涼的高湯倒入碗中,放入喜愛的食材:酸酸甜甜的蕃茄、滑嫩的秋葵、半熟的溏心蛋、紫洋蔥的微辣,以及鮮甜的干貝。最後,擠上半顆檸檬汁增添酸爽、加入些許柴魚醬油,撒上一小搓針海苔點綴。

透明的湯頭中,各色食材像是在清澈的水中游泳~冰涼酸爽的口感立即驅走暑氣,真的是炎炎夏日的最佳選擇!😋🌞🍜

【誰在吃瓜?】今天一早走到門口看到一齣南瓜慘案🎃😱第一時間以為有人在搞恐嚇包裹?!經過多方調查和比對🧐推測結論是: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擔心的事,(可能)發生了……(疑似)猴仔們發現了我們的秘密寶藏🐒🙊🙊菜園裡的美味食物🎃🍌🍊只是這傢伙有夠討債,...
03/08/2024

【誰在吃瓜?】

今天一早走到門口
看到一齣南瓜慘案🎃😱
第一時間以為有人在搞恐嚇包裹?!

經過多方調查和比對🧐
推測結論是: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擔心的事,(可能)發生了……
(疑似)猴仔們發現了我們的秘密寶藏🐒🙊🙊
菜園裡的美味食物🎃🍌🍊

只是這傢伙有夠討債,
要吃也不好好吃完,這樣浪費食物
剩下一半的南瓜只能全部丟掉!

大家有什麼防猴的建議嗎?
(不能抓猴我們也不敢抓哈哈)
看來要積極備戰和這些靈巧的小偷們展開長期的對峙啦~

#誰偷了我的南瓜 #有機太誘人 #瓜田李下不要來 #生態農場日常

陶甕中的陽光、空氣與水—陽明山的風土醬油:林記醬油燒焿寮,是陽明山一處聚落的古地名。位於仰德大道往陽明山的半山腰,現今的新安里。經過陽明山國小不久後,轉進右側小彎,再往更山裡頭開,經過交叉字路口,往右轉即可抵達林記醬油。但直接右轉是被禁止的...
29/07/2024

陶甕中的陽光、空氣與水—陽明山的風土醬油:林記醬油

燒焿寮,是陽明山一處聚落的古地名。位於仰德大道往陽明山的半山腰,現今的新安里。經過陽明山國小不久後,轉進右側小彎,再往更山裡頭開,經過交叉字路口,往右轉即可抵達林記醬油。但直接右轉是被禁止的,因為燒焿寮聚落像是一個時鐘,從六點鐘方向進入,儘管林記醬油位於你的四點鐘方向,你也得順著時針繞一圈單行道,才能抵達林記醬油。

這個遺世獨立的可愛小聚落,據耆老訪談,過去這住著許多靠燒草灰為生的人家,因此稱「燒焿寮」。又或許是聚落遠離主要幹道,日治初期,「抗日土匪」簡大獅與他的嘍嘍,曾經佔據此處作為根據地,甚至跟日軍爆發嚴重衝突。

今天,我們拜訪的是位於燒焿寮聚落的「林記醬油」。

走進林記醬油的工作室,釀造職人李姐已經擺好一桌好手藝等著我們的到來。從麻辣燙、草仔粿、紫米芋頭、桃酥等等,都出自於巧手的李姐,當然,少不了精心釀製的手工黑豆醬油。

🍯從阿土伯到李姐 傳承一甲子的工藝
說起一腳踏入醬油釀造的領域,李姐已經記不得是多久前了。一開始是公公阿土伯在釀造醬油供自家食用。每到盛夏時節,農事稍緩之時,就是要釀造醬油的時候。當時的李姐只是在旁邊看,尚未動手開始做。公公過世後,李姐不捨家傳滋味手法就此消失,因此決定挽起袖子自己開始做。

手工釀造醬油並不容易,要經過蒸、麴、曬等工序,更需與老天爺爭取時間!從生黑豆煮熟開始,需冷卻濾乾,經日曬後達到半乾燥狀態,放置竹籠上陰乾靜置自然造麴。在造麴同時,需時時注意溫度的控制,若溫度太高,則需把布掀開降溫後再蓋上。最後,將豆麴在陽光下曝曬約一星期後,才能完成第一階段工作。

第二階段的開始,需將造麴後的黑豆日曬並去除多餘水分,放入甕中並加入陽明山在地山泉水,待黑豆沉入甕底再融入海鹽並持續進行日曬,除了日曬以外,每天也需持續攪拌使其均勻,連續21天後,才能將日曬多日陳釀的醬油過濾,並加入麥芽糖及黑糖不間斷熬煮八小時濃縮,才能冷卻裝瓶。

☀️香醇濃郁的秘密:陽明山的水、太陽與空氣
李姐說,他的醬油香醇濃郁的秘密,就在每天的日頭曝曬,讓黑豆的味道釋放更為甘醇,再加上陽明山純淨的山泉水,醬油當然好吃。

聽完李姐的說明後,忍不住環境魂上身。今年陽明山比起往年多雨,六、七月幾乎天天下午都有午後雷陣雨,這樣要如何製造醬油呢?

果然,李姐說,今年氣候如此,所以今年沒辦法製作醬油。因為手工醬油從培養麴菌到釀造完成,都必須是晴天。過去雨沒有這麼頻繁和強降雨,還可以抓住空檔趕緊為醬油甕缸蓋上蓋子。但今年的雨來得又快又猛,擔心釀缸淋了雨就功虧一簣,只好忍痛放棄製作今年的醬油。

儘管傳統手工醬油製作過程繁瑣且耗時,但是李姐從未想說要放棄製作醬油。我們不知天高地厚的問她:身為醬油職人,還有喜歡哪一家的醬油品牌嗎?

李姐豪氣的說:沒有,我們家的最好吃!

確實,林記醬油真的香醇好吃。在問這個問題前,我們曾在家「盲測」某款知名醬油和林記醬油。林記醬油的黑豆味突出,香氣濃郁,真的是一支很有個性,充滿陽明山風土味的醬油!

【魚路再串...新安里陳朝環阿伯來講八歲開始挑擔的故事!】魚路古道已經全程踏查完畢,但是要搜集的故事還沒結束。今天訪談了一位住在新安里,年紀已八十歲的陳阿伯。訪談的時間是下午三點,太陽正火辣。阿伯戴著斗笠,穿著女兒買的POLO衫,精神奕奕的...
22/07/2024

【魚路再串...新安里陳朝環阿伯來講八歲開始挑擔的故事!】

魚路古道已經全程踏查完畢,但是要搜集的故事還沒結束。今天訪談了一位住在新安里,年紀已八十歲的陳阿伯。

訪談的時間是下午三點,太陽正火辣。阿伯戴著斗笠,穿著女兒買的POLO衫,精神奕奕的在家門口等我們。

陳阿伯是魚路古道捐題石碑上「陳根枝」的孫子。

#很會走路的陳阿伯
一進到室內,陳阿伯話匣子全開。對於從士林到金山這條舊路,更是瞭若指掌。阿伯說,他從八歲就幫著爸爸挑擔揹著草山的物產到士林、金山賣。挑到士林的物產,若非走仰德大道接石角嶺古道,就是往永福、嶺頭的方向接石角嶺古道。

以前家裡種的是橘子、紅柿跟芭樂。一年可以收成好幾千斤的紅柿,還得用電土催熟。大人擔著一百斤,當時年紀才八歲的阿伯幫忙擔個十斤左右,就這樣走去士林,或走去金山批給攤販。

阿伯說:「我當時和我爸爸從陽明山國小走到金山,只要三小時!」
鄉親啊,陽明山國小到金山,光是車程走陽金公路就要45分鐘,近27公里啊!

阿伯說:「四五點從這裡(新安,陽明山半山腰,約陽明山國小位置)出發,八九點就到金山了。從金山再買魚回來,到八煙還算好走,走回大嶺(擎天崗)就已經半夜十二點了!」我們跟陳阿伯報告,我們幾乎用了超過四個半天,才把士林到金山完整的魚路古道走完。阿伯笑說:「那是你們邊走邊玩啦,我們都是邊走邊跑,趕緊拿去賣。」當時走夜路,需要點著磺火,一盞磺火大概可以照亮兩小時的路。

阿伯也說,自己真的很會走路。仰德大道通車後,他若剛好跟公車一起從仰德大道山腳,目前派出所的位置一起出發,走經石角嶺古道,阿伯都已經到嶺頭了,公車有時還沒到呢!

#很會記人的陳阿伯
阿伯不只會走路,也很會記人。當岩山里的夥伴拿出魚路古道捐題石碑的名單和照片時,阿伯如數家珍,這位鱸鰻的兒子現在搬去哪了,那位添丁以前就是發願要修石角嶺古道的人。他的太太....他的兒子....腦海中像是有個草山心智圖一般,從這個人名連到那個人名連到這個地名和那個位置,從士林街、天母、芝山到草山山上,阿伯好像內建了google。有好些時刻實在很跟不上阿伯腦海中用人名拼湊起來的地圖。

「找路」的開始,從來沒想過這個計劃可以帶我們走到這邊,聽了這麼多故事,讓這條路更鮮明立體了起來。也多虧了我們已經踏查了全程的魚路古道,所以多了很多線索跟畫面可以跟陳阿伯核對。超級感謝陳阿伯無私的分享清楚無比的記憶,讓我們有機會找到路,繼續講魚路古道的故事!

#魚路古道 #草山的這些人那些事

Address

士林區菁山路72巷20弄6號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草山好土氣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草山好土氣:

Videos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ontact The Business
  • Video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Pet Store/pet Servic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