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2024
🐮 魚路古道上的牛牛 🐄
看到這則新聞,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魚路古道上的牛牛故事。
大嶺牧場的第一牧場——也就是現在的擎天崗,正好位在魚路古道的中點。1934年以前,這裡是台北盆地重要的私人放牧區。當時許多小小的牛童,帶著牛群四處覓食。從天亮到日落,他們要不斷地割草餵牛 ,把牛趕到水池 ,然後再把牛安全送回牛稠。這樣的生活讓許多孩子無法上學。
直到1934年,大嶺牧場正式成立。牧場分成三區:擎天崗(第一牧場)、鹿崛坪(第二牧場)和風櫃嘴(第三牧場)。私人的「看小稠仔」轉型成領薪水的「看大稠仔」,一個人要照顧多達300頭牛 🐄,每頭牛都有自己的「身分證」——「牛籍」,記載著牛的特徵和交易歷史(現在這些史料都在士林區公所了 )。
牧場最興盛時,這裡有超過400頭牛,大多是母牛。這是因為北部土質較鬆軟,不需要特別強壯的公牛。而到了1980年代,整個牧場只剩不到100頭牛。
除了牧場牧牛外,在魚路古道上,最常見的是金山的牛販。他們的交易網絡遍布整個台北盆地:從士林、五股、蘆洲到板橋、樹林、新莊。趕牛是門學問。通常兩個人合作趕三頭牛,排成「牛一人一牛一人一牛」的隊伍。最前面一定要選隻特別乖的牛,用鼻環牽著,免得亂竄。要把牛帶去台北盆地交易,通常半夜一兩點從金山出發,一路上坡,天亮前抵達大嶺(擎天崗)。他們會在大嶺(現在的擎天崗)土地公廟前停下,燒些金紙,祈求牛隻平安,不要走到腳受傷,也保佑能賣個好價錢。天亮後,就是下坡路了,牛牛才比較有力氣在豔陽下繼續走下去。
老牛販都知道,要挑腳底內凹的牛,這種牛最耐走(扁平足的牛牛走不遠!)。那時的路況很差,有時一步踩下去就陷在泥濘裡。三歲以下的牛根本受不了這種長途跋涉,就算是四、五歲的牛,走到最後腳底也可能會流血。最驚險的是過淡水河。那時還沒有關渡大橋,人要坐船,牛就在船旁游泳。據說有時牛游得比船還快!
如今,牛販的身影已消失於魚路古道,但牛牛和故事還是留了下來。有機會的話來走一趟魚路古道,想像當年牛群和牛販們走過的足跡,和那些曾發生過的故事 👣。
(希望這些牛牛沒有給農作物帶來帶多的損害!)
(歡迎分享你知道的擎天崗牛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保存這些珍貴的記憶!)
📚 參考資料:
陽明山國家公園原住民史蹟調查與耆老口述歷史紀錄-東北分區訪談記錄
陽明山地區產業遺址調查與保存規劃研究